目录
1. 网络基础
TCP/IP
通常使用的网络是在TCP/IP协议簇基础上运作的. HTTP属于它内部的一个子集.
TCP/IP分为4个层次, 应用层, 传输层, 网络层, 链路层. (Application layer, Transport layer, Internet layer, Link layer)按层次分, IP位于网络层. IP协议的作用是包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, 要正确传送数据包, 需要满足
2个重要的条件: IP地址和MAC地址. ARP协议可以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.按层次分, TCP位于传输层, 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. TCP的三次握手是指: 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带有
SYN标志的数据包给对方, 接受端收到后回传一个带有SYN/ACK标志的数据包表示确认信息, 最后发送 端再回传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, 代表"握手"结束.HTTP
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(HTTP), 是应用层协议.
HTTP/1.1版本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版本并且目前仍被广泛使用, 该版本目前有3个规范, 分别是 RFC2068(1997), RFC2616(1999), 前2个版本规范已被RFC7230-RFC7235所替代.HTTP/2发布于2015, 规范为RFC7540.
DNS
Domain Name System (DNS)服务和HTTP协议一样位于应用层. 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解析服务.
URI, URL, and URN
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(URL), 统一资源定位符.
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(URI), 统一资源标识符. Uniform Resource Name (URN), 统一资源名称.我们先来看示例, 在RFC3986中给出以下URI的示例.
- ftp://ftp.is.co.za/rfc/rfc1808.txt
- http://www.ietf.org/rfc/rfc2396.txt
- ldap://[2001:db8::7]/c=GB?objectClass?one
- mailto:John.Doe@example.com
- news:comp.infosystems.www.servers.unix
- tel:+1-816-555-1212
- telnet://192.0.2.16:80/
- urn:oasis:names:specification:docbook:dtd:xml:4.1.2
上面这些全部属于URI, 但是有些属于URL, 比如1和2.有些属于URN比如5, 6, 7.
由上可以总结出, URI可以表示1个资源的位置或者名称, 也可以同时表示两者.
URL表示资源的位置, 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网址. URN表示资源的名字, 比如isbn, mailto.URI的格式
hierarchical part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authority path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┌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┐ abc://username:password@example.com:123/path/data?key=value&key2=value2#fragid1 └┬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┘ └┬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└──┬──┘scheme user information host port query fragment urn:example:mammal:monotreme:echidna └┬┘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scheme path
2. HTTP简单概括
通过实例看HTTP
通过使用谷歌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自带的调试工具, 带你真实体验下, HTTP协议到底长什么样.
准备工具: 谷歌浏览器最新版
我使用的版本是: Chrome 60.0.3112.113(64-bit)OK, 用谷歌浏览器器打开http://example.org/
, 按F12
打开开发者工具, 选到Network
选项
F5
刷新一下页面, 你应该看到如下内容: 从中可以看到, example.org
是我们请求的URL, 200
是状态码代表请求成功. 点开example.org
,
Response Headers
和Request Headers
的右边把view source
. 像下面这样: 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时刻了, 如果我们对HTTP协议一无所知的话, 肯定想问: 这些是什么? 把这些简单
看懂, HTTP协议也就入门了. 我们知道, HTTP协议是向服务器请求数据用的, 说白了就是下载文件的. 看图中Request Headers
部 分, 这是请求头部, 有很多行, 只有第2行, 是我们明明白白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的, 其它的部分, 显然是浏览器自动为我们添加上去的. 第1行, 代表请求的方法和使用HTTP的版本. 第2行, 很明显是请求 的URL, 第7行User-Agent
, 如果是做网站的是不是非常熟悉这个, 用户代理,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想要 根据用户代理直接得出用户使用的具体浏览器, 不是那么靠谱. 接下来Accept, Accept-Encoding, Accept-Language, 分别代表客户端(也即是浏览器)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, 数据压缩格式, 以及语言. 从客户端向服务器端的请求, 我们分析完了. 接下来看看, 从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响应, 也就是
Response Headers
, 我们可以看出, 通信使用的HTTP版本, 200是状态码, 代表成功响应, OK是状态 码对应的原因短语.Content-type
代表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格式, Server
代表服务器类型.Content-Length
代表返回数据的大小.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Response Headers
说了一大堆, 都是在 告诉我们, 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是什么样的, 但返回的数据到底在哪? 点击Response
选项卡, 就能看到服 务器具体返回的数据内容了.像下图这样: 返回的是源代码, 经过浏览器解析, 就会生成响应的视觉效果.
HTTP报文组成
客户端的HTTP报文叫做请求报文, 服务器的返回的叫做响应报文, HTTP报文本身是由多行(换行使用CRLF)
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.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, 都可以分为3个部分: 报文首部, 空行(CRLF), 报文主体. 报文主体非必须, 可省略, 尤其是对于请求报文, 经常没有报文主体. 下面是一段完整的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实例:GET / HTTP/1.1Host: example.orgConnection: keep-alivePragma: no-cacheCache-Control: no-cacheUpgrade-Insecure-Requests: 1User-Agent: Mozilla/5.0 (Windows NT 10.0; Win64; x64) AppleWebKit/537.36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60.0.3112.113 Safari/537.36Accept: text/html,application/xhtml+xml,application/xml;q=0.9,image/webp,image/apng,*/*;q=0.8Accept-Encoding: gzip, deflateAccept-Language: zh-CN,zh;q=0.8,en-US;q=0.6,en;q=0.4HTTP/1.1 200 OKContent-Encoding: gzipAccept-Ranges: bytesCache-Control: max-age=604800Content-Type: text/htmlDate: Thu, 31 Aug 2017 09:25:34 GMTEtag: "359670651"Expires: Thu, 07 Sep 2017 09:25:34 GMTLast-Modified: Fri, 09 Aug 2013 23:54:35 GMTServer: ECS (dca/2469)Vary: Accept-EncodingX-Cache: HITContent-Length: 606Example Domain 省略部分响应报文主体内容.....
请求报文首部的第1行, 叫做请求行. 包含用于请求的方法, 请求的URI和HTTP版本.
响应报文首部的第1行, 叫做状态行. 包含表明响应结果的状态码, 原因短语和HTTP版本. 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都包含有各种首部字段, 一般响应报文会包含响应报文主体, 其 和响应报文首部用1个CRLF空行隔开.看到这里,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1个想法. 既然HTTP协议, 就是由请求报文首部(Request Headers),
响应报文首部(Response Headers), 响应报文主体(Response Payload). 而且这3者是配套存在, 属于对应关系. 那么只要我们能够知道不同响应报文首部, 得出的响应报文首部和响应报文主体, 分 别是什么, 有什么区别. 那就可以认为我们基本掌握了HTTP.那么问题来了首先我们得有个工具, 能够让我们随意修改请求报文首部才行, 如果你跟我想的一样,
那我们真是志同道合, 我尝试了各种工具什么postman, wireshark, 甚至是打开Linux虚拟机, 安装HTTPie, 结果发现这些工具都不能让我满意, 不是图形化界面严重就是该显示的信息显示不全. 到最后我偶然打开, Firefox的调试工具, 结果发现, 握草, 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工具吗?3. 使用Firefox修改请求首部
我使用的Firefox版本是: 55.0.3(64-bit)
在Firefox中打开http://example.org/
, 在控制台中可以看到HTTP报文信息如下: 可以看到, 虽然我点了Raw headers
, 但是Firefox给出的请求首部和响应首部, 仍和我们在上
Range: bytes=500-800
, 这条首部的意思就是请求服 务器返回500-800这部分内容, 也就是获取部分内容范围请求. 点击Edit and Resend
, 在请求报文首部的最后, 添加一行Range: bytes=500-800
,如下图
添加完之后点击Send
, 可以看到服务返回了如下图所示的首部.
点击Response
可以看到, 响应报文主体确实只返回了部分内容. 证明通过使用不用的报文首部
看到这里, 大家已经可以展开联想, 进行各种尝试, 看看会发生什么. 比如修该用户代理, 是不是
就能达到伪装身份的功能.4. 请求方法
GET
GET | 查询字符串是在GET请求的URL中发送的 |
---|---|
GET | 请求可被缓存 |
GET | 请求保留在浏览器历史记录中 |
GET | 请求可被收藏为书签 |
GET | 请求不应在处理敏感数据时使用 |
GET | 请求有长度限制, 一般URL最大长度为2048 |
GET | 请求只应当用于取回数据 |
POST
POST | 查询字符串是在POST请求的HTTP消息主体中发送的 |
---|---|
POST | 请求不会被缓存 |
POST | 请求不会保留在浏览器历史记录中 |
POST | 不能被收藏为书签 |
POST | 请求对数据长度没有要求 |
POST | 请求可以用来上传文件到服务器 |
POST | 用户登录网站使用的也是POST请求 |
其他 HTTP 请求方法(几乎不用)
HEAD - 与GET相同, 但只返回HTTP报头, 不返回文档主体.
PUT - 用来传输文件. DELETE - 删除服务器端指定资源. OPTIONS - 返回服务器支持的HTTP方法.服务器端支持哪些HTTP方法, 由服务器端的配置决定.
5. 请求报文首部
下面简单列举一些, HTTP请求报文首部字段及其含义.
Host | 请求资源所在服务器 |
---|---|
Cache-Control | 控制缓存的行为 |
Date | 创建报文的日期时间 |
Upgrade | 升级为其它协议 |
Via | 代理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|
Warning | 错误通知 |
Accept | 用户代理和处理的媒体类型 |
Accept-Charset | 优先的字符集 |
Accept-Encoding | 优先的的内容编码 |
Accept-Language | 优先的语言 |
If-Modified-Since | 比较资源的更新时间 |
Range | 实体的字节范围请求 |
User-Agent | 用户代理信息 |
If-None-Match | 标记 |
Connection | 短连接或长连接类型 |
6. 响应状态码
HTTP状态码比较重要, 通过它可以很方便的得知HTTP请求的返回结果, 标记服务器的处理是否正常,
出现了什么错误等.HTTP状态码出现在响应报文首部的第1行.状态码的类别
1xx | Informational(信息性状态码) | 请求成功接受, 正在处理中. |
---|---|---|
2xx | Successful(成功状态码) | 请求正常处理完毕. |
3xx | Redirection(重定向状态码) | 需要附加的操作以完成请求. |
4xx | Client Error(客户端错误状态码) | 请求的语法等不正确, 服务器端无法处理. |
5xx | Server Error(服务器内部错误) | 请求语法应该正确, 但是服务器内部出现了某种错误. |
常用HTTP状态码简要介绍
200 OK | 请求被正常处理 |
---|---|
204 No Content | 请求被正常处理, 但不返回实体部分 |
206 Partial Content | 返回指定范围的实体内容 |
301 Moved Permanently | 永久性重定向 |
302 Found | 临时性重定向 |
304 Not Modified | 资源未修改, 直接使用缓存 |
307 Temporary Redirect | 临时性重定向 |
308 Permanent Redirect | 永久性重定向 |
400 Bad Request | 请求报文中存在语法错误 |
403 Forbidden | 请求被服务器拒绝 |
404 Not Found | 服务器上找不到请求的资源 |
408 Request Timeout | 请求超时 |
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| 服务器内部错误 |
503 Service Unavailable | 服务器暂时无法提供服务 |
502 Bad Gateway | 找不到后端的资源 |
更多详细介绍,请参考文末链接。
7. 响应报文首部
下面简单列举一些, HTTP响应报文首部字段及其含义.
Accept-Ranges | 是否接受字节范围请求 |
---|---|
ETag | 资源的匹配信息 |
Location | 令客户端重定向至指定URI |
Server | HTTP服务器的安装信息 |
Allow | 资源可支持的HTTP方法 |
Content-Encoding | 实体主体适用的编码方式 |
Content-Language | 实体主体的自然语言 |
Content-Length | 实体主体的大小(单位: 字节) |
Content-Type | 实体主体的媒体类型 |
Content-Range | 实体主体的位置范围 |
Expires | 实体主体过期的日期时间 |
Last-Modified | 资源最后修改日期时间 |
8. HTTP特点及瓶颈
特点
- 应用HTTP协议, 必定一端是客户端而另一端是服务器端.
- 请求必定是客户端发出而服务器端回复响应.
- HTTP是一种不保存状态, 即无状态(stateless)协议.
瓶颈
- 一条连接上只可发送1个请求.
- 请求只能从客户端开始. 客户端不可以接收除响应以外的指令.
- 请求/响应首部未经压缩就发送. 首部信息越多, 延迟越大.
- 发送冗长的首部. 每次互相发送相同的首部造成的浪费较多.
- 可任意选择数据压缩格式. 非强制压缩发送.
解决方法
Ajax技术可以异步发送HTTP请求, 并实现局部更新页面.
Comet技术可以把从客户端收到的请求暂时挂起(延迟响应). 可以实现推送功能. WebSocket可以实现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全双工通信.9. 网站访问量的衡量
PV - 页面点击次数
UV - 独立的客户端 IP - 独立IP(公网IP)示例:我们公司有一座大厦,大厦有100人,每个人有一台电脑一个平板(仅支持WLAN),上网都是
通过NAT转换出口,每个人点击网站2次。PV:400
UV:200 IP:110. 大型网站架构的访问流程
- 客户端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
- DNS解析域名为IP地址
- 客户端会与服务端发起TCP的三次握手(长连接)
- 客户端发起http请求,请求会先抵达前端的防火墙
- 防火墙识别用户身份,验证后放行至负载均衡
- 负载均衡下发http请求到web服务器
- web接受到请求后进行解析,并做如下判读
- 请求的是静态资源,按照负载均衡>>防火墙,直接响应用户内容。
- 请求的是动态资源,调用PHP等后台程序,如果需要数据库,则查询数据库。
在上述流程中,前端浏览器可能会直接走缓存,后端服务器也把相关内容缓存到缓存服务器上。
参考链接
https://tools.ietf.org/html/rfc7231#page-49
https://tools.ietf.org/html/rfc7231 https://tools.ietf.org/html/rfc3986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Uniform_Resource_Identifier#Syntax http://www.w3school.com.cn/tags/html_ref_httpmethods.asp https://httpstatuses.com/ xuliangwei.com作者:阿胜4K
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asheng2016/p/http.html